前几天有网友在网上留言称,自己在江西南昌乘坐网约车时财新网,在遇到了司机要求“有偿开空调”的情况。该网友还晒出了这名司机贴在副驾后排的有偿开空调的价格和提示。提示上明确写到,“如需空调扫码3元,自动开启”,并注明“特惠订单不含空调服务,自愿消费”。
这名网友贴文发布后迅速登上热搜,并且引起了不少网友共鸣称:有类似遭遇。
可以说每年夏季几乎都会出现网约车因为空调问题司机与乘客发生矛盾而登上热搜财新网,对于网约车司机而言夏季高温天气下不给乘客开空调这种“没苦硬吃”的做法,其实大部分司机都是不认同的。
就以南昌为例,当地夏季的温度几乎都在35度左右,如此炎热的天气,网约车司机不开空调不但自己也难受,相反要求乘客开空调的做法也会招来乘客的反感。
站在司机的立场会觉得,乘客打的是便宜的一口价和特惠车财新网,自己没有义务提供空调服务。随着网约车行业竞争的加剧,各大平台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断推出低价产品来吸引乘客打车,低价虽然确实提高了平台的订单量,但是司机的收入却遭受到了严重的挤压。
另一方面网约车平台的抽成比例居高不下,导致司机的到手收入下滑,同时高温天气下司机开空调带来的运营成本提升也只能司机自己承担,虽然一部分平台推出了夏季高温补贴等措施,但是不少司机反馈因为平台设置的门槛高限制多等问题,导致真正拿到高温补贴的司机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司机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采取加收空调费等违规手段,试图从乘客身上找回部分损失。
站在乘客的立场,下单叫车后,希望获得的是舒服完整的服务体验,空调理应包含在服务中,就好比去餐厅吃饭餐厅应该提供碗筷一样。网约车司机开空调应当属于网约车服务的默认标准。司机单方加收空调费,无疑涉嫌违反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法规,侵犯了乘客的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给乘客带来了不佳的消费体验,也难怪会引发乘客的强烈不满与抵制。
所以空调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目前各大网约车平台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采取的低价策略导致。当然平台也有苦衷,目前网约车行业低价已经成为主流趋势,随着网约车行业一超多强格局的形成,乘客出行用网约车平台叫车的选择也更加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乘客喜欢多个平台比价叫车,哪个平台便宜就用哪个平台叫车。面对市场端乘客需求的改变,各大平台也只能被迫迎合乘客的打车习惯推出低价产品满足大部分乘客的需求。
因此,当平台在推出低价订单策略时,有没有充分考虑司机的收入与成本正在面临失衡的问题?另外平台对于司机违规收入“空调费”采取处罚措施,虽然可以利用规则杜绝一部分司机这种行为,但是核心还是根本上没有解决司机面临的生存困境,平台仅仅依靠处罚难以有效遏制此类违规行为的发生。长此以往,不仅会加剧司乘矛盾,影响乘客对网约车服务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还可能导致司机群体流失,对整个网约车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网约车 “空调费” 之争,不仅仅是 3 元钱的问题,它反映出的是网约车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低价困局以及利益分配不均等深层次矛盾。只有平台、监管部门、司机和乘客各方携手共进,共同探索合理的解决方案,平衡好各方利益关系,才能让网约车行业摆脱低价竞争的泥沼,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广大乘客提供更加优质、舒适、便捷的出行服务。
长胜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